園紡社區聯合延邊大學開展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活動
2025-07-09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為深化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7月4日,園紡社區聯合延邊大學(琿春校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互動交流,大學生們深入了解了社區治理中的民族團結實踐,進一步增強了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走進河畔花園小區,感受居民自治的活力
活動首站,大學生們來到河畔花園小區,參觀了該小區的居民自治成果。社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小區如何通過居民議事、樓棟長協商等方式,激發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大學生們與小區居民親切交流,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居民在自治過程中相互尊重、團結協作,共同營造了和諧宜居的轄區環境。
探訪新輝小區“共享花壇”,見證民族團結之美
隨后,同學們來到新輝小區,參觀了由各民族居民自發打造的“共享花壇”。這一特色項目由轄區漢族、朝鮮族、滿族、藏族等多民族居民共同參與,大家齊心協力設計、種植和維護,將原本閑置的空地、雜亂的菜地變成了充滿生機的“民族團結花園”。大學生們紛紛贊嘆,“共享花壇”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縮影。
深入社區工作陣地,體悟民族團結溫情
在社區法治長廊和工作陣地,大學生們通過圖文展板、實物展示等方式,系統了解了社區近年來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創新做法。特別是“紅石榴”就業創業服務站的特色工作,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活動結束后,延邊大學的張同學表示:“這次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民族團結不僅體現在大政策中,更融入在社區生活的點點滴滴。各族居民像家人一樣共同建設家園,這正是民族團結的真實寫照。”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也進一步鞏固了社區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為構建和諧社區注入了青春力量。未來,園紡社區將繼續創新活動形式,搭建更多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平臺,引導青年學子爭做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和傳播者,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于每個人心中。
初審:王棟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走進河畔花園小區,感受居民自治的活力
活動首站,大學生們來到河畔花園小區,參觀了該小區的居民自治成果。社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小區如何通過居民議事、樓棟長協商等方式,激發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大學生們與小區居民親切交流,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居民在自治過程中相互尊重、團結協作,共同營造了和諧宜居的轄區環境。
探訪新輝小區“共享花壇”,見證民族團結之美
隨后,同學們來到新輝小區,參觀了由各民族居民自發打造的“共享花壇”。這一特色項目由轄區漢族、朝鮮族、滿族、藏族等多民族居民共同參與,大家齊心協力設計、種植和維護,將原本閑置的空地、雜亂的菜地變成了充滿生機的“民族團結花園”。大學生們紛紛贊嘆,“共享花壇”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縮影。
深入社區工作陣地,體悟民族團結溫情
在社區法治長廊和工作陣地,大學生們通過圖文展板、實物展示等方式,系統了解了社區近年來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創新做法。特別是“紅石榴”就業創業服務站的特色工作,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活動結束后,延邊大學的張同學表示:“這次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民族團結不僅體現在大政策中,更融入在社區生活的點點滴滴。各族居民像家人一樣共同建設家園,這正是民族團結的真實寫照。”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也進一步鞏固了社區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為構建和諧社區注入了青春力量。未來,園紡社區將繼續創新活動形式,搭建更多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平臺,引導青年學子爭做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和傳播者,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于每個人心中。
初審:王棟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